数字禹贡

复旦大学人文社科“历史GIS与数字人文研究”青年融合创新团队

1776~1953年中国传统农区人口的格网化重建

本研究利用现代人口和环境因子数据,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辨识了人口分布的显著影响因子,进而构建了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算法的人口空间分布模型,最后以史学界考订的历史人口数据为基础,重建了1776~1953年6个时间断面中国传统农区10km×10km分辨率的人口空间分布,并分析了人口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发现:(1)显著影响中国传统农区县域之间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海拔、坡度、地势起伏度、距地区(州、府)级城市与省会城市的远近、距河流远近及气候湿润指数.(2)利用2000年传统农区1934个县级人口及上述环境因子数据,基于随机森林回归算法构建的人口空间分布模型的方差解释量(R~2)为0.81, 88.4%的县(区)的模型预测误差小于50%.(3) 1776~1953年研究区人口总体呈增加趋势, 1851年之前主要表现为长三角地区人口持续增长,该地区500人/km2以上的网格数由292增至683个; 1851~1953年则以多地区人口普遍增加为主要特征,华北平原500人/km2以上的网格数由36增至88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由4增至35个.各时期人口分布的空间聚集特征不一,其成因涉及经济重心转移、传统观念、战乱、灾荒、移民政策等多方面.(4)本文重建与HYDE数据集在数据源、环境因子遴选和建模方法上均有所不同,与本文重建结果相比, 1776~1851年HYDE的人口总体上东部偏少,西部偏多,1851年后城镇偏多,乡村偏少.

张学珍1,5,王发浩1,2,路伟东3,李士成4,郑景云1,5*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2.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济南,250351;3.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上海,200433;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武汉,430074;5.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Attachments

# File Date added File size Downloads
1 pdf 1776~1953年中国传统农区人口的格网化重建_张学珍 2022年9月20日 下午2:19 3 MB 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