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 研究案例2024年5月30日2024年6月9日 近代华盐外贸的展开与盐产业转型——以中日辽东盐、青岛盐交涉为切入点 1906年,清末东北地方政府与日本“关东州”殖民当局围绕辽东盐出口的交涉无果而终,凸显了传统时代并不严格存在的华盐外贸问题。进入民国后,盐的工业化生产使中国既有盐业市场的产品结构和资源流向发生深刻变化,成为1926年中日青岛盐交涉最终解决的产经背景。前后两桩交涉不同结果的背后,是新兴的盐业外贸活动对传统盐政演进逻辑的冲击,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近代食盐业向盐化工业的逐步转型。 … 更多内容…近代华盐外贸的展开与盐产业转型——以中日辽东盐、青岛盐交涉为切入点
历史地理, 研究案例2024年5月30日2024年6月9日 清末民初东北亚的食盐进出口——兼论近代中国涉外盐政运作逻辑 在传统盐政运作逻辑下,食盐进出口历来禁止。清末以降,东北亚地区多次发生盐务交涉,迫使当局形成不同的进出口管理策略。食盐出口有维护商民生计、拓展土货销路、维系宗藩关系等效用,且不直接损害国内盐政,因此借渔盐出海的制度缝隙得到默许。食盐进口则对国内盐政体系有结构性破坏,严禁态势继续维持。进出口的管理差异表明,政府对涉外盐政的实际态度主要取决于国内专卖体系的行政安全程度,同时不排斥必要的对外市场交换,体现近代以来传统盐政运作逻辑在内、外两方面的深层次延续。 … 更多内容…清末民初东北亚的食盐进出口——兼论近代中国涉外盐政运作逻辑
历史地理, 研究案例2024年5月30日2024年6月9日 海上漂来的殖民者:从1847年朝法“丁未事件”看近代东西接触的一个侧面 1847年,寻求远东殖民利益的法国军舰因风漂到朝鲜古群山,得到朝鲜救助,月余始脱险。其间,双方通过笔谈问情的形式进行了反复沟通,这是朝法之间第一次官方层面的直接接触。法国高层、远东将领、传教士、中国通事、朝鲜地方官、中央官和儒者等直接或间接参与事件的各方共同形塑了该事件的面貌。通过考察他们之间的交流过程、沟通内容和利益诉求,本文试图展现潜隐于进步、殖民、近代化等宏大叙事之下,19世纪中期东西接触中具体而鲜活的一个侧面,从而为我们重新理解这些宏大议题提供更丰富的史实依据和更多元的观察视角。 … 更多内容…海上漂来的殖民者:从1847年朝法“丁未事件”看近代东西接触的一个侧面
历史地理2020年12月12日2021年6月4日 明清以来淮安清口闸坝体系考辩 淮安清口是明清大运河与黄、淮的交汇点。明代后期以后来,历任河臣在此推行不同的治河方略,逐渐产生了以闸坝为核心的复杂水利体系,由此催生出成序列和多版本的河工图。本文利用河工图信息,结合相关文献,高精度还原了清口地区闸坝设施演替的细节,发现并纠正了已往研究的部分错讹,对官方闸坝命名权与民间闸坝解读权间存在的复大差异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 更多内容…明清以来淮安清口闸坝体系考辩
历史地理2020年6月7日2020年6月7日 从族外婚到族内婚_中国回族婚姻制度转变背后的人口因素 本文把回回人的民族认同、官民对回态度、涉回法律条文、回回婚姻制度及其人口空间分布状态等诸多单个孤立事件串联起来,探讨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回答中国回回人从族外更多内容…从族外婚到族内婚_中国回族婚姻制度转变背后的人口因素
历史地理2020年6月7日2020年6月7日 同治西北战争期间的粮食、饮水与人口损失 本文从人口史的角度出发,主要关注同治西北战争期间的粮食、饮水与人口问题。研究表明:造成同治年间西北人口严重损失的主要原因不是战争杀戮,而是与战争相伴而来的大更多内容…同治西北战争期间的粮食、饮水与人口损失
历史地理2020年6月6日2020年6月6日 同治西北战争的一个侧面_战争波及人群的心理创伤及长远影响 本文以同治西北战争为例,探讨传统战争给普通民众造成的心理创伤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问题。研究表明:战时西北小民普遍遭受了比较严重的心理创伤,战后的选择更多内容…同治西北战争的一个侧面_战争波及人群的心理创伤及长远影响
历史地理2020年6月4日2020年6月4日 高陵十三村回民聚落群与清代关中回民人口分布格局 同治以前,高陵回民人数较众,可能有三、五千人。确考的回村有22个,疑似回村有12个,主要分布在县境南部泾渭沿岸、西北与三原泾阳相邻处及县城中。高陵西北有回民更多内容…高陵十三村回民聚落群与清代关中回民人口分布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