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禹贡

复旦大学人文社科“历史GIS与数字人文研究”青年融合创新团队

路伟东教授主持的复旦先导项目立项

近日,经复旦大学“双一流”建设工作组批准,路伟东教授主持的复旦大学人文社科先导计划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下的中国回族历史人口地理》获准立项。

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和交融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部中国史既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发展和巩固统一国家的历史,也是各民族汇聚形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原本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中华民族被赋予了明确的政治内涵;进入新时代后,着眼于民族团结和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论断,为学术研究指明了理论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当下学术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时代命题反应热烈,相关研究涉及历史、民族、宗教等众多学科。总体上看,现有研究大多关注中华民族整体的叙事表层和抽象的理论分析,与各民族历史和民族团结的学理关联较弱,尤其缺少“少数民族视域”的历史个案实证研究。人口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和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是各族人民共同汇聚而成的;而作为文化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首先是人的共同体。因此,关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科学命题,除了中华民族宏大叙事和多学科综合视野外,还应该从“少数民族视域”出发,系统全面地展开民族历史人口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人口基础,进而关注更宏大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形塑。

今天以回族著称的人们,其源头主要是7至14世纪以来在中国定居的西来男性穆斯林与汉地妇女通婚产生的后裔。自唐宋以来,这一群体在人口逐渐累积的过程中,不断游走在被汉文化所涵化,又不断增长自我区别意识的中间地带,最终完成了民族的认同;实际上,建立在回汉差异基础上的回回人民族认同完成的过程,既是其在地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不断渗透并逐渐融入汉地社会之中的过程,也是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并不断加强的形塑过程。从这一角度讲,回族人口的发展历程,最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当下各民族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内涵。中国自古以来因其相对独立的自然区位和多族群互融共生的人文环境,为回族穆斯林群体及伊斯兰宗教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历史空间。这一群体的历史演进又与中国边疆的统合紧密相关,其影响更超出局部及于全国,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人口和文化基础。基于此,深入系统地研究历史时期回族人口发展过程不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