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其骧(1911~1992),字季龙,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籍贯浙江嘉兴,1911年2月25日生于辽宁沈阳。1926年进上海大学社会系,1927年转入上海暨南大学中文系,次年转入外文系,旋转历史系,1930年毕业;同年进北平燕京大学研究院,师从顾颉刚先生,1932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春任北平图书馆馆员、辅仁大学兼任讲师,后又兼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讲师。1935年在广州学海书院任导师,次年仍回北平,先后在燕京、清华大学任教。1940年初至贵州浙江大学史地系任副教授、教授,1950年起任复旦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1992年8月28日因病在上海逝世。
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开始于1955年重编改绘杨守敬《历代舆地图》,初稿完成于1974年,后陆续内部发行。1980年起修订,1982年起公开出版,至1988年出齐。这是我国历史地理学最重大的一项成果,也是他最杰出的贡献。
这部空前巨著共8册、20个图组、304幅地图,收录了清代以前全部可考的县级和县级以上的行政单位、主要居民点、部族名以及河流、湖泊、山脉、山峰、运河、长城、关隘、海洋、岛屿等约7万余地名。除历代中原王朝外,还包括在历史中国范围内各民族所建立的政权和活动区域。《图集》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主要依据,吸取了已发表的考古学、地理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以其内容之完备、考订之精审、绘制之准确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被公认为同类地图集中最优秀的一种。
在《图集》的编绘过程中,经过反复研究,谭其骧确定了历史上中国的范围,使它充分反映了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为今天的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贡献的事实,既显示了汉族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也肯定了少数民族对边疆的扩展和巩固的重要功绩;揭示了统一逐步扩大、巩固,开发逐步深入、稳定的基本趋向。在处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中外关系和疆域边界等问题上,他始终坚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努力做到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图集》所确定的关于历史中国、中原王朝、边疆政权、非汉族政权、地方政权、自治地区之间关系的原则,对于中国史、民族史、中外关系史、中国历史政区地理等学科的研究都具有指导意义。
从1982年至逝世,他又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的编绘,这将是一部包括历史人文和自然两方面十多个专题图组上千幅地图的巨型地图集,将在近年出版。
谭其骧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文献研究方法,结合现代科学理论和研究手段,开辟了历史地理研究的新途径,解决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实际课题。他对历史地理的探索是从沿革地理入手的,在他前期的论著中,有关地理沿革的研究占很大的比重,有对历代地理志的辑校增补,也有专题考证,其中的《秦郡新考》、《秦郡界址考》、《新莽职方考》、《<汉书•地理志》选释》等都被学术界视为定论或本学科的理论基础。30年代问世的《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首次运用地名学方法,对这次重大移民作了定量分析;《湖南人由来考》则从族谱的统计分析入手考证移民的来源、迁移时间和过程;都在移民史研究中拥有经典地位。《近代湖南人中之蛮族血统》、《播州杨保考》、《羯考》等论文都纠正了长期流行的错误。他还致力于古代地理遗产的整理和发掘,但也坚持客观地评价前人的成就,《论丁文江所谓徐霞客在地理上之新发现》、《论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50年代以后,谭其骧的研究重点转入黄河变迁史、上海成陆和发展史以及长江、海河等水系有形成和变化等方面。《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长期安流的局面》一文提出了与前人迥然不同的结论:以牧业为主的民族迁入中游地区和人口锐减造成的农垦区缩小,客观上减少了水土流失量,是黄河长期安流的决定因素。他还发现了一条从未被人所知的上古黄河故道,从而证实了西汉以前黄河下游的改道曾极其频繁。他1957年的一次学术报告指出:公元3世纪曹操开平虏渠和白沟等人工河道,使河北平原上众多分流入海的水道相互沟通,下游日渐淤塞,逐渐形成今天的海河水系。他对上海的成陆过程、得名和建镇年代都发表过多篇论文,大多已成定论。他对古籍中云梦与云梦泽的含义和范围、洞庭湖的变迁、鄱阳湖的形成等专题的研究成果,已为自然科学家用技术手段的考察所证实。这些成果不仅对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和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也为相关时期和地区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地理背景。
谭其骧1982年前的主要论文编入《长水集》(上、下册),198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其后的主要论文编为《长水集续编》,1994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葛剑雄撰)